来源:和谐健康保险公司
当前消费信贷“红海”竞争抢客,“新市民”和青少年成为金融机构拓展业务的重要目标客户群体,时有消费者投诉反映过度授信、信用卡分期手续费或违约金高、暴力催收、个人信息泄露等。为促进“新市民”的金融需求得到高质量满足,提升金融服务均等性和便利度的同时,保护“新市民”群体和青少年群体的合法权益,防范消费风险,作出以下提示:
一、远离借贷陷阱,理性消费、量入为出
“新市民”和青少年群体要根据自身实际需求,树立量入为出的理性消费观念,不提倡“借贷消费”和“超前享受”等行为,不要“以贷养贷”“多头借贷”。确有贷款需求时,要通过正规机构、正规渠道获取金融服务。贷款签约前,要知悉贷款的息费标准、期限、还款方式等重要信息,警惕一些机构或平台所谓“免息”“零利息”的宣传。
二、警惕信息泄露风险,谨慎签约、按需授权
要提高个人信息保护意识,注意保管好个人重要证件、账号密码、验证码、人脸识别等信息,签订合同、风险须知等重要文件时,不签“空白合同”,不要随意授权,不能“一勾到底”。对不明的电话、短信、网络推销,要时刻保持警惕,不随意点击不明链接,不在可疑网站提供个人重要信息,防范诈骗风险。
三、识破“非法代理维权”幌子,理性投诉、正当维权
若对金融机构的产品或服务有异议有纠纷,应通过正当渠道如实客观反映情况、提出合理诉求。可以直接与金融机构平等协商,也可以通过纠纷调解组织化解等。切勿轻信社会上一些“逾期铲单”“征信修复”“减免息费”等宣传广告,不要把个人信息轻易提供给所谓的“代理维权机构”,更不要参与到编造虚假信息、伪造证明材料等“恶意”投诉行为中,以免造成个人信息泄露和财产损失。
群体信息市民金融机构青少年发布于:北京市